刘南奎vs江嘉良-刘南奎底板
心中最高大的人 作文 400字左右
江嘉良——我心中永远最高大的人!
第一次听到江嘉良这个名字是从家里那台破旧的宝莲灯收音机里。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刘兰芳的《岳飞传》,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候宝林,马三立,马季的相声成长起来的。而对于我,还要加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下午的《星星火炬》和中午的《体育节目》。我记得那天感冒请假在家休息,象往常一样按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 育节目》。至今我仍能很清晰地记得女播音员的播音:“中国运动员江嘉良以刁钻的发球,凌 厉的进攻战胜南朝鲜的金浣,荣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的男子单 打冠军。”
十几岁的年龄,易崇拜的年龄。小小的心灵,充满了崇敬。从此,“江嘉良”(不知为什 么,那时的报道总是写成“江加良”)这个琅琅上口的名字闯入了我的生活。
是一个初春的晚上我终于看到了屏幕上江嘉良挥拍的英姿。时值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在瑞典 哥德堡激战正酣。家中没有电视,看不到直播,但决赛是不能错过的。远房叔叔家境较宽裕,有一台黑白电视,幸运的是他也是个乒乓球迷,并打得一手好球。更有意思的是,他与婶子的 结合就是因为都喜欢乒乓球。
到他家时,比赛已然开始。在韩乔生琅琅的解说下,一个笑眯眯的以前没听说的中国运动员,正用魔术般的削球戏耍着瑞典的“英俊少年”林德。这个运动员自然就是后来名满天下,有“乒乓芭蕾王子”美誉的陈新华。林德在陈新华精湛的削球面前只能用跺脚来表示他的无奈 ,很快败下阵来。
期待已久的江嘉良终于上场了!
令人惊讶的是他是如此的年轻,又是如此的英俊。身材挺拔,英气逼人,手法利落,步伐灵活,好一个球好人俊的江嘉良!眼前的对手是阿佩伊仑。两人之间的激战,真正让你体味到什么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结果是无庸赘言了,虽然严厉的爸爸(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的呼唤没能使我和一般大的哥哥看完比赛。最终,中国队5:0完胜瑞典队,江嘉良和他的队友们的名字再次刻在了斯韦思林杯上,当然良谋满腹,运筹帷幄的教练许绍发也功不可没。江嘉良挟团体赛之雄风,在单打比赛中,力克卢传凇,决赛中战胜队友陈龙灿,当值无愧,得偿所愿的登上了男单冠军的宝座,高高举起了象征世界乒坛个人最高荣誉的奖杯——圣.勃莱德杯。广东中山继容国团之后的第二个世乒赛男单冠军诞生了!
拥有的同时也带来了负担。正如江嘉良日后在由著名作家肖复兴在《新体育》上所撰写 的《冠军泪》中所坦诚的:“一上场人家就跟你死拼,你是世界冠军嘛!自己就象顶着个磨盘打球,真累啊!”事实也正如此,用手捋头发,按球桌这些动作,都表现了江嘉良内心的紧张,输球更是难免的了。
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在广东佛山举行。我用收音机收听了全部比赛。江嘉良战胜了卢传凇,与格鲁巴争夺决赛权。现在想起来心中多少有点奇怪,这位波兰的昔日名将在八十年代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和出色稳定的成绩。江嘉良在本届比赛中状态一直不是很好,与格鲁巴的半决赛一直落后,我在收音机旁急得直跺脚,(至今我仍还记得比赛中途因风大把体育馆窗户关上的细节)但最终他还是输掉了比赛。所幸的是,全能型的陈新华直落三局战胜格鲁巴,不致冠军旁落。更大的失败还在后边。
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中国队出征1986年在当时南朝鲜的汉城举行的亚运会,当 时我在读高中。在同学们的互相传递的比赛信息中得知,中国男队出人意料的以4:5负于当时的南朝鲜队,只获亚军。我仔细地阅读了当时的体育报道,大意如下:“由陈新华,惠均,江嘉良组成的中国男队迎战由金浣,刘南奎,安宰亨组成的南朝鲜队。我们的世界冠军们似乎还 没有睡醒,很快便以1:4落后,这时的世界冠军们才如梦初醒,开始象打世界锦标赛一样打起 精神奋起直追。战至4:4平,由惠均迎战安宰亨,在南朝鲜观众潮水般的加油助威声中,惠均不敌安宰亨,中国队以4:5负于南朝鲜队痛失冠军。其中安宰亨一人独得三分。”
接下来的单项比赛中江嘉良又接连败北,先是和陈龙灿配对的男双早早被淘汰,后在男单 半决赛中与刘南奎打了一场自称“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比赛。在决胜局第五局18:10领先时,心理反而成了弱方,被刘南奎追上反超,最终输掉了比赛。消息传来,举国球迷哗然,一片讥讽指责乃至谩骂之声,当时甚至有球迷给江嘉良寄去了剪刀,劝他自杀。
心里真的为他担心,担心他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压力,从此一蹶不振不能再起东山,也因此更加关注起有关于他的消息起来。接下来的赛事他的状态有所回升,夺得第七届世界杯单打亚军,第八届亚洲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但我更期待着他在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
都说现在直板选手没落了,这话没错,但是只能说是人落后了(包括许昕等现役选手),而不是直板技术落后了。恰恰相反的是,直板现在不但不是落后技术,反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打法,没有之一!
为什么没人选直板了呢?从根源上讲国家培养一个横板比直板容易,再说五六岁的孩子怎么知道练什么,一切教练说了算。
其实直拍这个握法是日本人发明的,叫“日式直拍”,早在1902年日本人坪井玄道、下田次郎,从英国带著桌球运动到日本。大约在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使用筷子,自然也习惯直板握法,只是我们发明了“中国式直拍”,具体分为5种:大钳握法、中钳握法、小钳握法、食指勾柄握法和削球握法。
建国以来,国乒直板选手名将辈出,每个时代都出了直板的世界冠军,今天就来盘点10位直板名将,来看看他们的技术特点和成就。
01 容国团: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位上古大神职业生涯仅有短暂的五六年,1959年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这是我国 体育 界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生于香港,从小喜欢打乒乓球,1958年入选广东省队,并立下誓言“三年夺取世界冠军”,谁料第二年就实现了,堪称奇迹。
他是传统的单面正胶,并发明了直板快攻打法。当他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欧洲选手们压根看不起这种打法,认为一点也不先进,更不如横板全面。
但容国团狠狠教训了他们。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平时苦练的绝技,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攻、抽、杀、削、吊、拉、搓、推、挡诸技皆精,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他还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
在取得了个人成就的2年后,他又率队参加第26届世乒赛男团比赛,并克服了队友失利的困难,一举逆转此前五连冠的日本队,艰难夺冠,荣获国家特等功!
很遗憾,“海外经历”让他在中受尽了磨难,并于31岁时上吊自杀,口袋里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为后世许许多多的直板选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国人受惠颇深,同时,他打下了中国乒乓球队“快准狠变转”的根基,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可歌可泣。
02 庄则栋:蝉联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庄老是跟容国团一个时代的人,在容国团之后他的时代彻底开启了,可以说是当时的“球王”。
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神,他就是李富荣。两人连续三次在世乒赛决赛相遇,只是三次都是庄则栋夺冠,这种奇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马龙虽然在半个世纪后也荣膺复刻杯,但是他的对手分别是方博、樊振东、法尔克(瑞典)。
当容国团发出“三年内夺得世界冠军”时,庄则栋、李富荣刚好都在场,他俩相视一笑,还以为容国团在吹牛。后来容国团不但个人获得了世界冠军,还带着两位小弟也获得了世界冠军,顺便还带领女队获得了世界冠军。
一下子三个“第一”,极大地刺激了庄则栋、李富荣,一对“南北双雄”开始了自己的世乒赛之旅,只是一个三连冠,一个三连亚而已。
职业生涯中,庄老共参加了4届世乒赛,获得了8枚金牌,李富荣参加了5届,获得了4枚金牌。两人同为“小球转动大球”的见证者,功不可没。说庄则栋,不能不说李富荣,两人可以放在一起讲。
个人打法上,庄则栋是直拍中近台两面打法,这种打法进攻凶狠, 特点是“快”, 被人们称为“小老虎”。自庄老后,国乒选手这种打法就少了,在江嘉良和陈龙灿之后,几乎退出了 历史 舞台,之后才是刘国梁的反手横打体系的横空出世。
这种打法,后来还影响了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玄静和,包括后来的柳承敏,只是这几位真正的杀手锏是侧身抢攻。
据说庄则栋的手腕结构与常人不同,在手指不拿开的情况下,光靠手腕就可以将反手直接扣倒在桌子上。这是常人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手腕,是学不来庄则栋的反手攻球的,所以说,选择直拍两面攻打法是有身体条件的。
同样的道理,王皓之后,至今鲜有直拍横打的佼佼者,因为王皓手腕横向打开的角度之大,远远超越其他选手。
03 张燮林:长胶祖师,乒坛教练第一
张老与前文中的庄则栋、李富荣,加上徐寅生、周兰荪并称为“国乒五虎将”。只是张燮林的运动员生涯成绩不如他的几位兄弟,但是也先后取得了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冠军、混双冠军(与林慧卿,新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张老真正大放异彩的是教练生涯,自1972年到1995年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国乒女队任主教练,取得了10次团体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和3次奥运会女单冠军!
此外,他的弟子们也是如雷贯耳,先后有张立、曹燕华、焦志敏、邓亚萍等国乒4代一姐,为此他被国际乒联授予了 “国际最高教练员荣誉奖”,这是世界乒坛教练员里最高大奖!
在个人打法上,张燮林是长胶的祖师爷,擅长长胶削球打法,被人们称为“魔术师”,经典动作是“海底捞月”。
其实张老不是练成的长胶绝技,而是误打误撞。有一天,他常用的胶皮没有了,就去库房换新的,此时一张红双喜的6号胶皮布满了灰尘,但是却吸引了他。
这张没人要的6号胶皮,颗粒极长,足有1.5厘米,他试着贴在自己的拍子上,简单训练了一阵时间后,他就在全国大赛上场了。这一上场不要紧,张老连克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等名将,震动了整个乒坛。
这张怪异的长胶皮,后来打得日本人找不着北,犹如打到了杨柳枝或棉花团上,任你多大的力道,都会被张老轻易地接住。
当然,后来这种胶皮被禁止了,不过长胶技术却影响了很多人,像长胶女王倪夏莲、邓亚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张老功不可没!
04 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当年的瓦尔德内尔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您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谁?”老瓦非常干脆地说到:“郭跃华!”
郭跃华职业生涯共获得8个世界冠军((世界杯单打2个、世乒赛男单2个、团体3个、混双与倪夏莲1个),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统领者。如果当时有奥运会,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大满贯的获得者。
郭跃华的打法特点是正胶改反胶,结合自己快攻优势和日本弧圈球技术,加上他独树一帜的高抛发球和灵活的跑动能力,一时间他在世界乒坛里鲜有敌手。
这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既有中国近台快攻之长,又兼有欧洲弧圈中远台相持之妙,独特的“连珠炮”技术让他如鱼得水,发球变幻莫测,令人生畏,反手的大力推挡也足以让对方胆颤心惊。
05 江嘉良:直板快攻的一代天骄
“美男子”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郭跃华后期的乒坛“霸主”。比赛中他步伐好,天生手感清晰,柔和,突击下旋技术无人能出其右。
作为直板正胶打法,虽然他的拉球一直受到质疑,但他的正手连续攻却绝对是直板快攻选手的典范,而反手推挡能力也是后辈直板快攻中所没有的,同时江嘉良还是第一个采用直板横打的人。
江嘉良因击败过老瓦而名垂天下,这位80年代集颜值、实力、成就于一身的乒乓王子,共获得6个世界冠军(世乒赛蝉联男单2个,世界杯男单1个,世乒赛团体3个)。
他是典型的左推右攻,步伐好,手感清晰,前三板细腻,台内突击技术无人出其右,正手实力浑厚相持能力强,可以拉出正胶弧圈,综合实力独步天下,有“球王”美誉。
06 阎森:号称“直板的盖亭”“巨人杀手”
提起阎森,球迷们都会想到王励勤,其实阎森的直板技术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打法凶狠,正手出手速度极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直板的盖亭”,不过阎森的发球技术是盖亭所没有的。
韩国名将金泽洙和中国选手交手无数,除了怕王涛以外,最头疼的就是阎森。他曾经亲口说在中国的直板选手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马琳而是阎森。
阎森在单打上虽然算不上是那种具有绝对夺冠实力的选手,但却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选手,任何人碰到他也不敢大意,曾经栽在他手上的顶尖高手不在少数,属于那种“自己拿不了冠军也要拉下几个人来垫背”的选手。
职业生涯中,他搭档王励勤拿下了1届奥运会男双冠军、两届世乒赛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可谓互相成就了彼此。
07 刘国梁:承前继后的一代直板宗师
老刘除了大放异彩的教练生涯外,还是国乒男子第一位大满贯获得者。这位不懂球的胖子,在直板技术的改革中作出过巨大贡献,让千千万万的乒乓球爱好者都受益匪浅。
如果刘国梁说自己的前三板技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老刘以发球强攻为战术核心,技术精湛、变化多、旋转强,抢攻凶狠,这一招学会了,业余选手也可与专业选手一战。
此外,老刘的反手推挡与直拍横打相结合,为后来者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手体系。当然,作为雏形,他的反手自然与王皓不同,更多的只是过渡或者是偶尔当奇招为之,不能长久地反手相持。
尽管如此,这也让他在大球时代占尽了风头,进入小球时代后,这些招式统统失灵而迅速地退役了。
08 马琳:传统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二王一马里,数马琳的成就最高,毕竟是奥运会冠军获得者,生涯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远超以上诸位前辈。
马琳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直板打得最好的运动员,是传统直板技术的最强选手。这种直板反胶打法,手感好、步伐快、算计周密,前三板技术出神入化,加上侧身一板的爆冲,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马琳的反手以推挡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不会直板横打(反之,王皓的反手推挡也很厉害),只是质量不够高而已。
尽管如此,马琳仍然是中国传统直拍打法的超一流人才,他完美地融入了旋转、弧圈、直拍反打,解决了过往直拍单面正胶或反胶的致命技术问题,集快、准、巧、狠、转、冲于一身。
马琳也承认练直板需要天赋,并坦言说,“和培养横板选手相比,对于各级队伍来说,培养一个直板选手可能要花费的东西就太多了,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能把直板打好的运动员,肯定是需要一些天赋的,而且要比打横板的运动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才有可能打出来。”
09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
作为马琳同时代的王皓,直板技术与师兄却大相径庭,他是反手最好的直板选手。
记得皓哥刚出道的时候,有一次在比赛中战胜了正值当打之年的萨姆索诺夫后。王皓接下来的对手找到老萨,试图探探底细。
萨姆索诺夫说了三个字:反手好!接下来的故事不难想象,我甚至可以脑补出那位选手初遇王皓时的情景:知道你反手好,也做了准备,但怎么可能这么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王皓之前,如果一个不用推挡的直板选手说他想拿到世界冠军,是会被人耻笑的!
王皓的职业生涯十年里,12次打进了三大赛的决赛,绝对的“守区之王”,这一成就包括马龙、张继科都没有做到!
也许有人说刘国梁非常的钟爱他,其实能年年打进决赛的人,你当主教练你也会选他上场。
王皓彻底练成了直板横打,这得益于他的父亲,还有刘国梁等人的教诲,这是对传统直拍打法的革命性颠覆,为直拍选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弧圏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相持能力强,反手彻底摒弃推挡,使用反面进行搓、挡、拧、拉、撕、弹、冲,形成了完整强大的反手攻防体系,实现了直拍横拍化。
在王皓之后,无数的运动员、民间选手都以学会直板横打为荣,可惜至今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这种打法算是“半个横板”,直接影响了他的徒弟小胖。如今看小胖就是拧拉开道,几乎是“半个直板”,难度颇大、威胁巨大,比王皓不逞多让。
10 许昕:最不像传统直板的搅局者
现役直板球手也不是说没有,但只有大蟒是直板“最后的荣光”了。
说实话,除了握法、发球、摆短,大蟒的身上很难找到直板选手的影子了,他更像是一位“三分之二”的横板选手。
天生的手感、极强的制造弧圈能力、出色的控台能力、广阔的跑位让他成了很多十佳球的创造者,也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可是,二十多个世界冠军头衔里,只有一枚世界杯男单金牌,从这个层面来看,大蟒是悲情的。他没有刘国梁的发球,没有马琳的侧身爆冲,更没有王皓的反打,更多依赖的中远台缠斗和造弧圈能力。
也许,没有直板技术就是许昕最大的技术特色吧。
结语
其实外协选手里有很多直板高手,且并不输于国乒,比如刘南奎(奥运冠军)、柳承敏(奥运冠军)、金泽洙(亚运会冠军)、蒋澎龙(鬼之推挡)。
女选手就更多了,早期国乒大多数都是直板走天下,林慧卿、曹燕华、倪夏莲、杨影、李静、李楠、张蔷等人。外协里最强的应该是玄静和,其他的就是柳絮飞、高军、李娇、单晓娜等人。
这里总结一下历代国乒直板名将的特点——
容国团:最早的直板世界冠军获得者。
庄则栋:三次蝉联世乒赛男单冠军获得者。
张燮林:直板长胶的祖师爷。
郭跃华:传统直拍反胶单面拉王者。
江嘉良:中式传统直板正胶打法最杰出者。
阎森:直板双打大师。
刘国梁:新式直板正胶的开创者。
马琳:传统中式直板技术的集大成者。
王皓:直板横打第一人,直板反手最强者。
许昕:最不像直板的直板大师。
如果一位直板运动员集合了刘国梁的发球、马琳的正手、王皓的反手、许昕的缠斗等技术,相信会再出一位大满贯的。毕竟,十位大满贯里,只有一位是直板选手,即使邓亚萍是横板握法的直板实质选手。
乒乓球直握拍受力点
横握球拍,板柄比较长,手掌张开,抓住拍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在球拍的两侧,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在板柄上面,虎口正中间和虎口正对,垂直。这是标准握法。
深握拍法,在标准握法的基础上,手在网球拍里面握,拇指放在拍柄球拍一端,接近中指,中指已经进入拍肩,无名指和小指握在板柄。优势在于发力球比较好!
浅握拍法,在标准握法的基础,沿拍柄向后,优势在于手腕比较灵活,是削球选手采用的一种握法。
横握拍法的错误握法
虎口侧对拍肩,虎口在球拍的外侧,这种往往有利于正手攻球,初学时为了正手比较舒服,但是对于反手技术的学习带来难度,称之为正手利握拍,需及时纠正。
虎口侧对拍肩,虎口在球拍的内侧,这种往往有利于反手球,初学时为了反手比较舒服,但是对于正手技术的学习带来难度,称之为反手利握拍,需及时纠正。
直握拍法
传统握拍:后面呈半弧状,可以放一个乒乓球,板柄正贴在虎口,拇指第一个指关节,正好压在拍肩,食指的第二个指关节也是正好压在拍肩,这是标准的传统直拍的我握拍法。
传统浅握法,手指向上握,食指和拍肩形成一个空洞,称之为小嵌握法,手腕灵活,便于打台内球。
传统深握法,手指向下握,拇指和食指距离很大,称之为大嵌握法,便于发力。
谈谈你对乒乓球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的看法
乒乓“元老”笑谈新乒乓:11分制增加偶然性!
小球变大球的影响?
奥地利人施拉格的获胜,使得欧洲选手在时隔6年之后,再次站上了男单制高点。第47届世乒赛的结果也使得乒乓球比赛新规则变得更行之有效。开赛前,某些观点认为不该让中国队参加比赛,法国人扬着嗓门回击:“没有中国人参加的世乒赛怎能算世乒赛?”
不想,本届世乒赛真的出现了一场没有中国选手参加的决赛。“老乒乓”们坐在家里的电视前,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新乒乓们的胜利与失败。
11分制的意义?
江嘉良:分数减少,比赛缩短。比赛的节奏加快了,要求球员提高紧张度和兴奋度。比分的改变对所有人都一样,所以是公平的,主要看谁能更早地适应。改革并非针对中国队,而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吸引更多的观众回到乒乓球赛场。越来越漂亮的球桌等等,使乒乓球时尚化了。
曹燕华:增加了偶然性。我听说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场比赛中出现因意外球得9分的异常情况,比如擦网、擦边等。也增加了悬念,要求球员从第一分就开始紧张。这对于习惯了慢慢磨的中国球员来说,不是个好的信号。
张燮林:中国乒乓球太强,每次比赛不是全包就是拿大部分金牌。可谁都想尝拿金牌的滋味:打21分,完全拼实力;打11分,中等偏上的选手就可以碰碰运气,这对很多欧洲选手有利。相反,我们有些选手会显得拘谨,总共只有11分,怕丢分,动作不舒展了,就会影响水平发挥。
江嘉良:球速减慢,比赛更好看了。中国队讲究统一性,相对于那些张扬个性和自我的欧洲球员,我们整体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可能会更漫长一些。
曹燕华:欧洲人用力量打球,亚洲人用脑子打球,球增大,更对欧洲大力型选手的胃口,对中国选手是不利的。如果哪天球网再增高,那中国球员就更没办法了。
张燮林:有助于增强比赛的观赏性,我没什么意见。主要还是11分制,对中国选手影响比较大。
对于无遮挡发球的看法?
江嘉良:对发球是一种约束,因为发球出手瞬间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一旦挡住了,发球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对手根本没法判断。当然,现在的判罚还不很严格,大家都在慢慢适应吧。
曹燕华:那种莫名其妙的发球得分和不知所以的接发球失误明显减少,观众更有看头。
张燮林:(不愿发表意见。)
谁是你最喜欢的乒乓球手?
江嘉良:上世纪70年代瑞典的一位世界冠军,本格森。他是我最喜欢的球员。我觉得他很有绅士风度。我的一些打球细节是模仿他的,比如跑步拣球。
曹燕华:(想了很久)不瞒你说,想来想去,还是最欣赏自己吧。(笑)
张燮林:邓亚萍、王楠,成绩好,技术全面,都很不容易。
张燮林那场球荣高棠给我提包!
63岁,原中国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
1958年,我到闵行的汽轮机厂读技校。当时正赶上市里的乒乓球比赛,就报了个名,谁知一直没被淘汰。我只好向老师请假,每天下午3点从技校坐长途车到市里比赛。一路泥地,车开得慢,单程就要1个半小时!偏偏家里还反对我打球!说是每天路上花那么长时间,还要贴进不少车马费,不值得。家里想让我学手艺,混个3级工也比打球强!我暗自琢磨,只要我被淘汰了,就再不打球了。可我还是打一场赢一场,居然打上了名次!后来市里发通知到汽轮机厂,老师傅告诉我:“哎,你带上脸盆、牙刷、牙膏,到市里集训去。”就这样,我离开了汽轮机厂,后来和乒乓球“相处”了一辈子。
要说最难忘的一场球,还数和日本选手荻村的那场。
那是27届布拉格世乒赛,打单打时,有一天我一共打了30来局比赛。打到最后一场,对手就是荻村!他可是一位老世界冠军,把我“吃”得很透———那时候,一些日本选手形容我的球像“打不断的杨柳”;还有人说我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他知道和我磨时间会吃亏,就想速战速决:发完球便一板强攻,我要么救不到球,要么回过去,他接打不到。球看起来像温吞水,但比分咬得特别紧……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球赢了!可打完球,我筋疲力尽,眼睛睁着,脚在走,但周围发生了什么一点都记不清。第二天,大使夫人笑着问我:“你打完球,我敲敲你的头你知道吗?”我实在想不起来。她又问:“是谁给你拿的包你知道吗?”我还是不记得———后来她告诉我,居然是荣高棠先生给我提的包!
江嘉良输球,恨不得死掉……
文/陆篧
第一次世界冠军:19岁世界冠军数:6次球龄:20年年龄:40岁
和江嘉良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尤其当话题落到老婆,“美女影后”吴玉芳和两个女儿的时候,男人特有的幸福会抑制不住地荡漾开。
江嘉良戏言,在家里,自己的地位可不像世界冠军那样高高在上。“女儿们整天躲在房间里玩电脑,也不睬我。我去逗她们玩,她们生气了,就跑到‘法官’妈妈身边去告状。‘法官’二话不说,判我败诉。三个女人一出戏啊……”于是,江嘉良开始潜心钻研《穷爸爸富爸爸》,寻找“击败”女儿的良方。“多点时间陪她们,才是最重要的。”
“女儿不买账,老婆说了算,在家里你岂不是……”记者玩笑道。
江嘉良愣了一会儿,“哈哈哈哈”地笑开了:“是啊是啊,悲惨啊……但是……非常幸福!”
问江嘉良:“什么是幸福?”
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能够跟普通人一样地悲、一样地喜,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想想自己还是球员那会儿,经历过39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绝境逢生战胜瓦尔德内尔,瘫倒在地,笑得泪流满面;也经历过亚运会上惨败给刘南奎,痛得撕心裂肺,恨不得“死掉算了”……其实人生能有几个高峰?知足常乐就好了。现在的江嘉良,很满足,也很幸福。
曹燕华心直口快开心就好
文/陆篧
第一次世界冠军:17岁世界冠军数:7次球龄:15年年龄:41岁
打电话过去采访曹燕华的时候,她那“咯咯咯”的笑声就一直没停过,她自嘲说:“现在是天天笑,越笑越胖。”
前段时间,某家媒体完全扭曲了她对王楠的评价。“大概是我心直口快吧,说话不太注意。当时看了那报道挺气愤的,后来跟王楠解释清楚,也就气消了。整天为了那么些琐事烦恼干嘛呀!”
说起在12集电视连续剧《国球手》中的表现,一向自信的曹燕华连声谦虚:“演戏实在是没感觉啊!看来,我这个人只善于动手,不善于动脑。”说完,又是一串爽朗的笑声。
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乒乓球学校开办以来,曹燕华就全身心地扑在孩子们身上。现在学校已建立了完整的1、2、3级梯队,正朝着国际俱乐部的规范化方向发展。曹燕华现在的心愿是能够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国家队,将自己的乒乓梦想延续下去。
“曾经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但是乒乓球带给了我所有的一切,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埋怨?我会用一辈子去爱它……”
我心目中的乒乓明星 演讲稿
江嘉良——我心中永远的明星
第一次听到江嘉良这个名字是从家里那台破旧的宝莲灯收音机里。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刘兰芳的《岳飞传》,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候宝林,马三立,马季的相声成长起来的。而对于我,还要加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下午的《星星火炬》和中午的《体育节目》。我记得那天感冒请假在家休息,象往常一样按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 育节目》。至今我仍能很清晰地记得女播音员的播音:“中国运动员江嘉良以刁钻的发球,凌 厉的进攻战胜南朝鲜的金浣,荣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的男子单 打冠军。”
十几岁的年龄,易崇拜的年龄。小小的心灵,充满了崇敬。从此,“江嘉良”(不知为什 么,那时的报道总是写成“江加良”)这个琅琅上口的名字闯入了我的生活。
是一个初春的晚上我终于看到了屏幕上江嘉良挥拍的英姿。时值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在瑞典 哥德堡激战正酣。家中没有电视,看不到直播,但决赛是不能错过的。远房叔叔家境较宽裕,有一台黑白电视,幸运的是他也是个乒乓球迷,并打得一手好球。更有意思的是,他与婶子的 结合就是因为都喜欢乒乓球。
到他家时,比赛已然开始。在韩乔生琅琅的解说下,一个笑眯眯的以前没听说的中国运动员,正用魔术般的削球戏耍着瑞典的“英俊少年”林德。这个运动员自然就是后来名满天下,有“乒乓芭蕾王子”美誉的陈新华。林德在陈新华精湛的削球面前只能用跺脚来表示他的无奈 ,很快败下阵来。
期待已久的江嘉良终于上场了!
令人惊讶的是他是如此的年轻,又是如此的英俊。身材挺拔,英气逼人,手法利落,步伐灵活,好一个球好人俊的江嘉良!眼前的对手是阿佩伊仑。两人之间的激战,真正让你体味到什么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结果是无庸赘言了,虽然严厉的爸爸(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的呼唤没能使我和一般大的哥哥看完比赛。最终,中国队5:0完胜瑞典队,江嘉良和他的队友们的名字再次刻在了斯韦思林杯上,当然良谋满腹,运筹帷幄的教练许绍发也功不可没。江嘉良挟团体赛之雄风,在单打比赛中,力克卢传凇,决赛中战胜队友陈龙灿,当值无愧,得偿所愿的登上了男单冠军的宝座,高高举起了象征世界乒坛个人最高荣誉的奖杯——圣.勃莱德杯。广东中山继容国团之后的第二个世乒赛男单冠军诞生了!
拥有的同时也带来了负担。正如江嘉良日后在由著名作家肖复兴在《新体育》上所撰写 的《冠军泪》中所坦诚的:“一上场人家就跟你死拼,你是世界冠军嘛!自己就象顶着个磨盘打球,真累啊!”事实也正如此,用手捋头发,按球桌这些动作,都表现了江嘉良内心的紧张,输球更是难免的了。
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在广东佛山举行。我用收音机收听了全部比赛。江嘉良战胜了卢传凇,与格鲁巴争夺决赛权。现在想起来心中多少有点奇怪,这位波兰的昔日名将在八十年代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和出色稳定的成绩。江嘉良在本届比赛中状态一直不是很好,与格鲁巴的半决赛一直落后,我在收音机旁急得直跺脚,(至今我仍还记得比赛中途因风大把体育馆窗户关上的细节)但最终他还是输掉了比赛。所幸的是,全能型的陈新华直落三局战胜格鲁巴,不致冠军旁落。更大的失败还在后边。
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中国队出征1986年在当时南朝鲜的汉城举行的亚运会,当 时我在读高中。在同学们的互相传递的比赛信息中得知,中国男队出人意料的以4:5负于当时的南朝鲜队,只获亚军。我仔细地阅读了当时的体育报道,大意如下:“由陈新华,惠均,江嘉良组成的中国男队迎战由金浣,刘南奎,安宰亨组成的南朝鲜队。我们的世界冠军们似乎还 没有睡醒,很快便以1:4落后,这时的世界冠军们才如梦初醒,开始象打世界锦标赛一样打起 精神奋起直追。战至4:4平,由惠均迎战安宰亨,在南朝鲜观众潮水般的加油助威声中,惠均不敌安宰亨,中国队以4:5负于南朝鲜队痛失冠军。其中安宰亨一人独得三分。”
接下来的单项比赛中江嘉良又接连败北,先是和陈龙灿配对的男双早早被淘汰,后在男单 半决赛中与刘南奎打了一场自称“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比赛。在决胜局第五局18:10领先时,心理反而成了弱方,被刘南奎追上反超,最终输掉了比赛。消息传来,举国球迷哗然,一片讥讽指责乃至谩骂之声,当时甚至有球迷给江嘉良寄去了剪刀,劝他自杀。
心里真的为他担心,担心他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压力,从此一蹶不振不能再起东山,也因此更加关注起有关于他的消息起来。接下来的赛事他的状态有所回升,夺得第七届世界杯单打亚军,第八届亚洲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但我更期待着他在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终于,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在印度新德里拉开战幕。这是我期待已久的赛事,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届世乒赛。由江嘉良,陈龙灿,腾义三名快攻手组成的中国队在决赛中,以出色的发挥5 :0大胜瑞典,江嘉良先后战胜卡尔松和林德,独得两分,为中国队再次夺得斯韦思林杯 立下汗马功劳。这场决赛我没能看到现场直播,后来中央电视台又补放了比赛录象。之后,在家里,晚上观看了混双决赛,江嘉良,焦志敏配对双打负于惠均和耿丽娟获混双亚军。印象很深的是江嘉良的笑容,这说明他的状态正佳。
一场伟大的经典的比赛开始了!这就是在江嘉良和瓦尔德内尔之间展开的第39届世乒赛的男单桂冠的激烈角逐。一个是天才,一个是神童;一个是志在卫冕,一个是竭力争冠;一个是直拍快攻,一个是两面弧圈。瓦尔德内尔在进决赛之前,连克我方陈龙灿,腾义两员大将,打疯了。而江嘉良也是战胜队友惠均和陈新华进入决赛的,真可谓是冤家路窄!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我们在学校住校不能看现场直播。潮湿拥挤的宿舍里挤满了球迷,床上床下都是人,不约而同,凝神屏气聆听着我手里的收音机传来的体育解说员的现场直播。
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永远难忘的夜晚!江嘉良拿一分,我们就齐鼓掌;江嘉良失一分,我们就齐叹息。最后整个宿舍楼都受到了感应,都打开了收音机,共同关注这场世纪大战。可以想象一下,整个宿舍楼的住校生都随着同一场比赛整齐地鼓掌喝彩,感叹惋惜,该是多么壮观啊!
时值今日,回忆起那一幕仍令我唏嘘不已!
第一局江嘉良很快输掉,第二局一直大比分落后,这时解说员激动地说瓦尔德内尔削了一板世界水平的高级球,我和同学们都觉得要坏,弄不好要输掉。可以说,我们比现场的江嘉良都紧张。这时的江嘉良开始了奋勇直追,主动进攻,如有神助,连连得分,很快连扳两局2:1领先。扣人心弦的第四局开始了。瓦尔德内尔孤注一掷,一路领先,好几次,同学们紧张的不敢听比分,央我关上收音机,我不能附逆众意,只好尊命。但终于到了悬崖边上——16:20江嘉良落后4分!危难之处方显出英雄本色,好一个善打逆风球的江嘉良!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大胆侧身,连追4分!20:20平!同学们的情绪也紧张到了极点。又是一番激烈地争夺,最终比分定格在24:22,江嘉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和同学们拥抱在一起,和现场的江嘉良 一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在欢呼,整个宿舍楼的同学们也在欢呼!年轻英俊的江嘉良已彻底将我们征服!
这真又是一场吊人胃口的比赛,看不到,只能靠想象,真够折磨人的!那半个学期,无论上课下课,总是在想象这场比赛,结果成绩大幅度下滑,立体几何只考了49分,这算是咎由自取吧!(直到工作以后才从北京体育总局购得这场比赛的光盘,圆了这个梦想。)
1998年第23届汉城奥运会在当时的南朝鲜举行,乒乓球第一次被列入奥运会比赛正式项目。相信参加奥运会和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和最高的荣誉,对于江嘉良和他的队友们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默默为他祈祷,祝愿他能乒乓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但赛 前我便有不祥的预感:当时江嘉良包括整个乒乓男队的技术单调老化,日渐被对手熟悉,赛前乒乓男队的战绩出现委顿,这一切都给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而比赛结果也证实了我的预感 。在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全家在院子里通过收音机收听了这样的消息:“中国选手江嘉良在汉城奥运会的乒乓球8进4的比赛中1:3负于瑞典的林德被淘汰出局,另外的两名中国选手许增才不敌南朝鲜的金琦泽,陈龙灿不敌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均被淘汰。”真是一个的“黑色的星期四”!而后江嘉良和许增才的男子双打也未逃脱被淘汰的厄运。真为他惋惜,男单和男双的双双 失利对于他个人和国家而言都是很重大的损失。幸而陈龙灿,韦晴光的男双折冠,为失望的球迷带来一丝心理上的安慰。
接下来的40届世乒赛对于江嘉良而言别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比赛地点在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而他的同乡容国团荣获的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在这里。其次,他如能第三次捧起圣.勃莱德杯,将是继中国运动员庄则栋连续获得三届世锦赛男单冠军,将永久保留一个复制 的小型圣.勃莱德杯。就是在球迷的期待和鼓励下,江嘉良和他的队友们又出征了! 但终于是失败了!众所周知,中国男队0:5输给了老对手瑞典,失去了斯韦思林杯。在单打8进4的比赛中,江嘉良负于队友于沈潼,失去了继续进军的机会。在那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颗粒无收,中国乒乓球运动陷入低谷。
在这种形势下,江嘉良不得不过早的挂拍退役,一带球王,泪洒球场。
一个属于江嘉良的时代结束了。
直到41届,男女团体双双失利,中国乒乓球运动滑落至历史最低点,少帅蔡振华临危授命,,卧薪尝胆,二次创业,再创辉煌。更有刘国梁,孔令辉横空出世,双子星座熠熠生辉的乒坛佳话... ...
而江嘉良淡出沙场的同时,娶**演员吴玉芳为妻,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后远赴他自己很喜欢的地方———马来西亚吉隆坡作乒乓教练。而后求学经商,他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现在无论是儒雅内敛孔令辉,还是机智灵活的刘国梁,一身帅气的马林,他们走到那里 ,那里就有众多的新生代球迷的拥趸。但我总觉得,他们和江嘉良相比,总觉得欠缺些什么似的,欠缺什么呢?口奥,可能正如他的教练许绍发对他的评价那样:“江嘉良身上有种军人的气质。”是的,就是这种遇强更强,百折不回,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军人气质。这种精神,也正是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人们所普遍欠缺的。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无论是在坦途,还是遇上困难,能披星戴月,更能风雨兼程...
乒乓球直握拍好还是横握拍好
简单点说吧!
直板是像拿筷子一样拿。横拍是像握菜刀那样抓。直拍速度快,变化多,但弱点在反手,直拍横打除外,但力量还是不够。横拍力量大,旋转强,变化少。但正反手力量都很均匀。直拍的握柄是短的,横拍的握柄是长的。
直板技术难练,但是练出来比较变态;
横板技术好练,但是练出来比较一般;
最厉害的人用直板。举例看看
世界十大乒乓球直板的风采()
十大直板第一位——“智多星”刘国梁
刘国梁成名于92年中国公开赛,当时他一举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瓦尔德内尔,从那以后,刘国梁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老瓦克星”,而这一荣誉一直保持到2000年的世界锦标赛团体赛之前。有人说刘国梁的拉球不如陈龙烂,攻球不如江嘉良,说他并不是最好的直板快攻选手,但如果反过来说的话他的拉球超过江加良,攻球压倒陈龙烂,那不就是最好的直板快攻了吗?其实刘国梁在比赛中的变化是他的两位前辈所不及的,可以称为是“智商最高的选手”之一。而能以直板快攻打法在男子乒坛实现“大满贯”霸业更是难能可贵。
十大直板第二位——“乒坛斗士”马琳
马琳打法和金泽洙极为相似,但他比老金更加全面,正手力量不在老金之下但出手却更快,比老金更加无坚不摧;而发球和小球技术则比老金更加细腻。马琳在赛场上是一个不肯轻易言败之人,遇到任何对手他都是拼尽全力,99年世界锦标赛连斩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三大高手让世人真正认识了他,特别是对瓦尔德内尔一役的绝地大反击更是反败为胜中的经典之战,而这正是得益于他永不言败的精神。
十大直板第三位——“无冕之王”金泽洙
金泽洙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世界冠军,作为像他这样的一个选手实在是莫大的悲哀。金泽洙曾有“天下第一直板”之称,其正手爆冲技术天下无双,而凌波微步一般的步法更为世人称道。同时金泽洙还有着让人惊叹的防守能力,98年亚运会对孔令辉一战,孔令辉连打他十七板高球愣没打死反而被他反拉得分,作为直板能有如此能力实属罕见。
十大直板第四位——“一代天骄”江嘉良
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曾经是乒坛的“霸主”,作为直板正胶打法,他的拉球一直受到质疑,但他的正手连续攻却绝对是直板快攻选手的典范,而反手推挡能力也是后辈直板快攻中所没有的,同时他还是第一个采用直板横打的人。
十大直板第五位——“半个直板”王皓
之所以说王皓是“半个直板”是因为从技术上来看他除了握拍还是直板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已经找不到直板选手的影子了。反手放弃推挡全用横打的王皓在实力球上自然是超出普通直板选手,即使在和欧洲实力派领袖萨姆索诺夫交手时也不落下风,但王皓的正手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十大直板第六位——“连珠炮”郭跃华
八次世界冠军郭跃华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最成功的直板反胶选手,与一般直板反胶不同,郭跃华的正手不像韩国人那么凶,但他的连续性非常好,可以接连多板的连续拉冲,其步法移动也是相当灵活。郭跃华是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最崇拜的选手之一,但可惜的是由于时代的差异,使得老瓦并没有得到和郭跃华真正较量的机会。
十大直板第七位——“老狐狸”刘南奎
尽管刘南奎获得的冠军头衔并不太多,但他的名字绝对是载入乒乓球史册的,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男单冠军的人,同时他还是第四十届世界锦标赛的混双冠军。刘南奎继承了韩国选手传统的特点,步法好,正手攻击力强,同时他还是个极为狡猾的角色,非常会算计对手。不过虽然战绩辉煌,但他的口碑却并不太好,自88年获得奥运会冠军之后,刘南奎明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训练水平开始有所下降,以致于他后来的单打水平明显下降。
十大直板第八位——“铜墙铁壁”蒋澎龙
蒋澎龙的反手推挡技术堪称是一绝,防守时坚不可破,同时又可作为进攻的利器,即使和横板对拼反手蒋澎龙也并不吃亏。正是凭这一绝技,蒋澎龙才得以在竞争惨烈的男子乒坛占得一席之地。
十大直板第九位——“精密仪器”秦志戬
秦志戬可谓大器晚成,与孔令辉、刘国梁同时出道,但却是在这二人已经走下坡路以后自己在冒出来,秦志戬的球就用一个字来形容就够了,这个字就是“细”,无论是发球、接发球秦志戬都能控制得极为精确,这种小球的控制能力让他在双打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在2001年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和韩国队经历了一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对决”,之后不久,韩国老将金泽洙来华打擂台赛,对手就是秦志戬,结果秦志戬用他绝佳的控制能力把老金控制得死死的,打得老金仰天长叹,最终以3比0完胜。赛后也让不少国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世乒赛上用的是秦志戬,韩国人早就栽了。
十大直板第十位——“巨人杀手”闫森
闫森的成名之战是第四十四届世界锦标赛上打败“天下第一直板”金泽洙进入四强。闫森的打法凶狠,正手出手速度极快,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直板的盖亭”,不过闫森的发球技术是盖亭所没有的。金泽洙和中国选手交手无数,除了怕王涛以外最头疼的就是闫森了,他曾经亲口说在中国的直板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马琳而是闫森。闫森在单打上还是能算是那种具有夺冠实力的选手,但绝对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选手,任何人碰到他也不敢大意,这些年来栽在他手上的顶尖高手也有不少,属于那种“自己拿不了冠军也要拉下几个人来垫背”的选手。
- 上一篇:ac米兰欧冠臂章-米兰欧冠荣誉臂章
- 下一篇:沙尔克 曼联-沙尔克04vs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