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世锦赛决赛时间安排-16年世锦赛决赛时间
近五届斯诺克世锦赛冠军都是谁
近五届(2015年-2019年)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分别是:斯图亚特·宾汉姆(2015年)、马克·塞尔比(2016年、2017年)、马克·威廉姆斯(2018年)、贾德·特鲁姆普(2019年)。
斯图亚特·宾汉姆:1976年5月21日出生于英格兰(艾赛克斯郡),台球运动员,斯诺克选手,1995年转入职业球手。截至2014-2015赛季,累积单杆破百数为268,其中3杆147,累积奖金约为169万英镑。2011-2012赛季年终排名第16位,2014-2015赛季年终排名第2位。2015年5月5日,斯诺克世锦赛在决赛中,宾汉姆以18-15击败墨菲,20年职业生涯首次打进克鲁斯堡决赛后成功封王,领走高达30万英镑的冠军奖。这也是他的第三个大型排名赛冠军。
马克·塞尔比:1983年6月19日出生于英国莱斯特,职业斯诺克运动员。1998年,马克·塞尔比获得英国15岁以下锦标赛冠军。1999年,马克·塞尔比转入斯诺克职业赛。2007年,马克·塞尔比首次闯进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2008年,马克·塞尔比获得温伯利大师赛(伦敦大师赛)冠军,摘得职业生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奖杯。2009年,马克·塞尔比在无锡精英赛中首次打出单杆147分的满分杆。2011年,马克·塞尔比在上海大师赛中绝杀马克·威廉姆斯,获得个人第二个积分排名赛冠军头衔。2012年,马克·塞尔比首次获得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冠军。2013年,马克·塞尔比获得伦敦大师赛冠军,并在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中打出单杆147分的满分杆。2016年4月,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中,马克·塞尔比连续淘汰米·尔金斯、萨姆·贝尔德、威尔逊、傅家俊闯进决赛,并在决赛中,以18-14战胜丁俊晖,第二次夺得世锦赛冠军,同时也成为80后世锦赛双冠第一人。2017年5月,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阶段中,马克·塞尔比在4-10落后情况下,后来居上,最终以18-15击败4届世锦赛冠军得主约翰·希金斯,继2014年和2016年之后,职业生涯第3次问鼎世锦赛冠军,创职业生涯新高。
马克·威廉姆斯:1975年3月21日出生于威尔士,斯诺克选手,绰号“金左手”。与奥沙利文、希金斯并称“七五三杰”。他们三人还与亨德利一同被誉为“四大天王”。2010年前唯一一个赢得世锦赛的左撇子选手(2010年左撇子罗伯逊夺冠),威廉姆斯职业生涯赢得了22个职业排名赛的冠军 ,包括1999年以及2002年两次英锦赛的冠军。他还曾经两次在大师赛中封王,并且在职业生涯四个赛季世界排名位列第一位。2018年5月8日,2017-2018赛季斯诺克世锦赛,“金左手”威廉姆斯18-16击败“巫师”希金斯,获得冠军。将收获42万5千镑(约366万人民币)冠军奖金。这是其自从2003年以来世锦赛首度夺冠。
贾德·特鲁姆普:1989年8月20日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 ,斯诺克运动员。2004年,贾德·特鲁姆普在正式比赛中打出147分,打破罗尼·奥沙利文创造的纪录;2005年,贾德·特鲁姆普正式转入职业赛场?[2];2011年,贾德·特鲁姆普在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亚军,并且职业生涯中首次获得英国锦标赛冠军;2012年,贾德·特鲁姆普摘得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桂冠;2014年,贾德·特鲁姆普获得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亚军;2015年,贾德·特鲁姆普在斯诺克德国大师赛1/4决赛中轰出职业生涯第二杆147,同年在斯诺克大奖赛决赛中逆转取胜;2016年,贾德·特鲁姆普获得斯诺克中国赛冠军。北京时间2019年5月7日凌晨2点,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的第四阶段也是决赛的决胜阶段正式开打。在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比拼中,特鲁姆普凭借第二阶段的超强发挥在第三阶段比赛结束的时候取得16-9的领先。进入第四阶段后,特鲁姆普依然手感火热先是轰出单杆94分和62分连下两局从而以总比分18-9击败希金斯成功问鼎2019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这也是特鲁姆普收获的首个世锦赛冠军,他的表现对得起世界冠军这个称号。
中国女排朱婷作文素材运用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简称中国女排)隶属于中国排球队,是近代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的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并又在2003年和2004年两度夺冠,共七度成为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队伍以顽强拼搏为国人熟知,女排精神已深入人心。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2日,在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半决赛中,中国队面对东道主意大利,激战四局后以3-1胜出,继1998年后再次打进决赛。
1981流行记录:女排夺冠让国人扬眉吐气
1981年11月16日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开始,中国队对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中国女排以3:2艰难获胜。最后一个球落地,姑娘们喜极而泣。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一些中国人激动起来,一些北京居民、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第二天,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在渲染女排夺冠。《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其中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此事意义就此上升到激励民族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的高度——不是中国女队赢了,而是中国赢了;这样下去,之后必有大赢和全赢。
比赛颁奖典礼未毕,国家体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已到球队。贺电转达了高层将授予女排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光荣称号的决定;一举成为“民族英雄”的女排从日本回国,国家***亲自到机场迎接。一个运动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获得如此荣誉和待遇,那种分量在今天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
《人民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仅郎平一人就收到3000多件。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女排队员的形象上邮票、上日历,还出了纪念币、纪念章。于是神奇之事接连见诸媒体:“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
郎平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描述那时的情形:“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这段话前半部分完全属实,后半部分虽说言过其实,但也能从中看出中国女排以及“女排精神”在当时的确无比风光。
90年代下滑:中国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开始青黄不接,早一辈的名将如郎平和梁艳等早已相继退役,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败于该届盟主苏联女排,最后只获得铜牌。中国女排在1989年的第5届世界杯和1990年的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卫冕失败,决赛分别负于古巴和苏联而获得亚军。
1995年,名将郎平被中国排协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率领中国女排走出历史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她始终未能带领球队重夺得世界冠军,故她于1998年宣布辞职。
在90年代,中国女排虽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球员,如副攻的赖亚文、主攻的许新、接应二传的邱爱华等,却只曾在1990-1998年期间的四次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中屈居亚军,那年代正值古巴女排创造八连冠的超强王朝。
2000年在教练胡进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在止步八强,中国女排兵败后,中国排协便委任在中国女排队中曾担任20多年陪练员的陈忠和先生担任主教练。
2001年,陈忠和决心重用新人,除了逐步淘汰上一代女排名将,更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如刘亚男、冯坤、周苏红、杨昊、赵蕊蕊等,结果,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领导下,在日本夺得世界大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十多年来夺得的世界级正式大赛冠军。 不过由于世界大冠军杯属洲际杯性质,传统地位难与三大女排世界冠军赛事相提并论,故在国内没有造成太大回响。
中国女排:站上复兴起点2014-10-15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时间10月13日凌晨,中国队在世界女排锦标赛决赛中1∶3负于美国队,时隔16年再次获得世锦赛亚军。而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逆转俄罗斯夺得金牌以来,中国女排已有10年没有出现在世界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决赛的舞台。
对中国女排而言,这是一个久违的亚军,也是一个恰逢其时、恰到好处的亚军。经历了“世界二流”的苦楚和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国女排已经站上了复兴的起点。
新老交替悄然完成
1998年女排世锦赛决赛,中国队输给了如日中天的古巴队,当时的主教练正是郎平。与今天的这支女排不同,当年的中国女排在几年的时间内已先后拿到世界杯和奥运会亚军,主力赖亚文、孙玥等球员也正值当打之年。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却是“小鬼当家”,参赛的14名选手中有9人是“90后”,在世锦赛16强中平均年龄最小。
就是这样一支青年军,硬是顽强地打进了决赛。不到20岁的主攻朱婷一战成名,入选世锦赛最佳阵容;年仅17岁的袁心玥在队友受伤的情况下独挑大梁;队长惠若琪、魏秋月、徐云丽等“老将”已成为球队的中坚力量—中国女排未来几年的主力阵容已经成形。
2013年郎平接手中国女排后,提出“大国家队”概念,通过扩大集训阵容,使更多的年轻队员进入到国家队,但新老交替的转型阵痛难以避免—去年9月的亚锦赛,中国队先后败给泰国、韩国,仅获第四;女排大奖赛两负日本,总决赛派遣替补出战—这使郎平和中国女排遭遇了种种质疑。
这一次,中国女排终于证明了自己。
赛后接受采访时,郎平说:“现在的排球更要求体能力量和快速,而且赛季这么长,六七个人肯定不行。我们要加强替补的培养。”尽管一个亚军并不足以消弭所有争议,但年轻小将通过大赛积累了经验,让人们对中国女排的未来有了乐观的期待。两大赛成绩值得期待:21天,13场比赛,女排姑娘靠着顽强的意志一场一场地拼下来,这个亚军来得实实在在。尤其是在与巴西、美国、意大利三强的四度对话以及同多米尼加的两场鏖战中,中国女排看到了差距,收获了信心。
2015年女排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未来2年,年轻的中国女排还面临着两项大考。通过本次世锦赛,郎平说:“我看到了更多强队。包括一些二流球队,进步非常快,没有哪个队你随便就能打打的,真的很少。”
从此次世锦赛的表现来看,中国女排与美国队和巴西队尚有一定差距,但和意大利队旗鼓相当。而与日俄和其他欧洲球队相比,中国女排仍有对抗能力,若临场发挥正常,获胜的希望很大。
从年龄上分析,巴西队和意大利队新老交替并不顺利,明后年的两大赛仍需老将支撑;美国队同中国队一样以年轻球员为主,上升势头明显。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这3支球队仍将是中国女排的最大对手,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女排已进入了重回巅峰的“机遇期”。不过,志在复兴的中国女排尚需解决在一传、发球、防守等方面的短板,年轻球员在稳定性和比赛经验上仍需磨砺。正如郎平所言:“如果两年以后我们还这样,就是不进则退了。一定要看到自己不足,要加快进步的脚步。现在强队太多了,将来就要看谁进步更快。”
三大球这里风景独好
刚刚结束的仁川亚运会上,中国军团无缘三大球金牌,但考虑到中国女排是二线队作战,外界依然对有着辉煌传统的女排抱有信心。世锦赛的出色表现,也巩固了女排在三大球中首屈一指的优势地位。
在低谷中决不放弃,在拼搏中重振雄风。正是一代代的女排姑娘们传承着“女排精神”,才让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新老交替、格局变迁的过程中始终稳居强国行列,也把“女排情结”传递给了新生代的球迷。但为了避免因新老交替带来的周期性起伏,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球员的选拔机制,更是排球发展的生态。从2004年奥运后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优秀的教练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通过集训等方式提高队伍的水平,但不可能解决整个系统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后备人才,再好的教练也难以成功,三大球的发展现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回到老生常谈的三大球发展规律的话题上,借助出色成绩带来的效应,提高国内女排联赛的水平,使更多的年轻球员通过青训体系得到培养和选拔,从而向国家队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球员,才是女排和三大球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而中国女排作为振兴三大球的“样板”,潜心发展,责无旁贷。
男篮世界杯历届冠军是谁?
男篮世界杯历届冠军:
第一届1950年:阿根廷。
第二届1954年:美国。
第三届1959年:巴西。
第四届1963年:巴西。
第五届1967年:前苏联。
第六届1970年:前南斯拉夫。
第七届1974年:前苏联。
第八届1978年:前南斯拉夫。
第九届1982年:前苏联。
第十届1986年:美国。
第十一届1990年:前南斯拉夫。
第十二届1994年:美国。
第十三届1998年:前南斯拉夫。
第十四届2002年:前南斯拉夫。
第十五届2006年:西班牙。
第十六届2010年:美国。
第十七届2014年:美国。
第十八届2019年:美国。
男篮世界杯的赛事历史:
第12届男篮世锦赛于1994年8月4日-8月14日在加拿大举行。共有16支球队参加了本届比赛。美国队派出由美职篮最优秀的选手组成的“梦之二队”参赛并获得冠军。中国男篮取得这一赛事最好成绩,获得第8名。
第13届男篮世锦赛于1998年在希腊举行。共有16支球队参赛。由于美国美职篮球员闹罢工,美国只派出由大学生选手组成的球队参赛。中国队由于只获亚洲男篮锦标赛第3名而无缘这届比赛。南斯拉夫队后卫博迪洛加被评为本届比赛的最佳运动员。
第15届男篮世锦赛于2006年举行,西班牙爆冷粉碎希腊神话,首次夺得男篮世锦赛冠军。
第16届男篮世锦赛2010年在土耳其开赛,美国最终在决赛上击败东道主土耳其队,获得冠军。
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联正式对外宣布,每四年举行的世界男、女篮锦标赛将更名为篮球世界杯。
2012年11月22日,FIBA中央局在吉隆坡宣布了2017年之后的大赛安排。原定在2018年的篮球世界杯将更改到2019年,队伍由原先的24支扩军至32支,2020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将通过2019年世界杯和4个大区预选赛产生。
而且2019年篮球世界杯预选赛将横跨两年,包括夏季和冬季,分为A组和B组,采取主客场赛制。而且篮球世界杯将继续决定奥运会参赛资格,2020年奥运会通过2019年世界杯和4个大区预选赛产生。
2014年西班牙篮球世界杯是男篮世锦赛更名为“篮球世界杯”后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
2015年8月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篮联最高议事机构中央局会议上,投票决定了2019年篮球世界杯举办地,国际篮联主席穆拉特瑞宣布赛事在中国举办。
2019年8月31日-9月15日,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的比赛分别在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八座城市进行。
2023年8月25日至9月10日,2023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在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菲律宾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