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第一场爆发回放_林书豪第一场集锦
1.林书豪是考上哈佛大学的吗?
2.林书豪的早年经历
3.有哪些可看的关于NBA的纪录片
4.麻烦大家帮个忙:林书豪的成长故事?台湾启示录?,求好心人能将他说的英文句子告诉我,非常感谢!
下面是有吹口哨的!前两首的概率比较大!!
酷狗一下就有!你去听听!!
Maroon 5的 moves like jagger
张贤胜、泫雅--trouble maker
John the Whistler - Wild Wild Web
Flo Rida--whistle
how do you do
Rammstein---Engel
Dia Frampton---Walk Away
Scorpions---Wind Of Change
It Girl---Jason Derulo
Fly Love---Jamie Foxx
没有的话就到酷狗----爱喝牛奶的面包或我要歌舞青春电台找找!!
方法如下:
电台——网友电台——在搜索框输入”爱喝牛奶的面包“——搜一下就有了
望纳!
林书豪是考上哈佛大学的吗?
林书豪弹跳比我们好,不是因为他吃美国饭长大的原因。
弹跳力的影响因素有3个:
1、看身体部位。主要是看跟腱,坐高指数,比大小腿,肩宽(肩峰宽)、髂宽(两髂嵴点间宽)、髋宽(大转子点间宽),X型腿与O型腿跳跃蹬地时,其力分散,不会集中到躯干上。
2、人种。正常黑色人种,在经过训练或锻炼,弹跳力都能达到80-90以上。白色人种相比较黑色人种要逊色许多,他们主要体现在“稳”字上、下盘扎实、爆发力度不够、肌肉以红肌纤维居多。**人种弹跳力要高于白色人种,低于黑色人种。
3、性别。实际上,女性上肢力量较男性弱40%~60%,而下肢力量仅比男性弱25%~30%。由于普通男女之间巨大的体型差异,用相对体重(绝对力量/体重)或相对瘦体重(绝对力量/瘦体重)作为评价肌肉质量的标准来表示力量比较合适。当相对体重用来表示下肢力量时,女生仍比男性弱5%~15%。
扩展资料:
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1988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Palo Alto, California),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毕业于哈佛大学,效力于NBA多伦多猛龙队。?
2006-2010年,林书豪效力于哈佛大学篮球队。2010年,林书豪参加2010年NBA选秀并最终落选。在2010-11赛季NBA夏季联赛结束后,林书豪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和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
加盟NBA后,林书豪先后效力于金州勇士队、纽约尼克斯队、休斯敦火箭队、洛杉矶湖人队、夏洛特黄蜂队、布鲁克林篮网队、亚特兰大老鹰队以及多伦多猛龙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林书豪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
林书豪的早年经历
不是考上的,林书豪是作为篮球特长生招入的,是哈佛要的他。
2005年7月,时任哈佛大学助理教练的比尔·霍顿(Bill Holden)看到了6英尺3英寸(1.91米)的林书豪,身体体格特质符合他的需求,而他高中的GPA分
数为4.2分也符合哈佛大学的学术标准。但是霍顿起初对于林书豪的场上能力印象平平,并且告诉林书豪的高中篮球教练皮特·迪彭皮洛克(PeterDiepenbrock),表示林书豪是一个“NCAA联盟(DivisionIII)球员”。
那一周的晚些时候,霍顿观察了林书豪更多的对抗比赛,他每一次机会都带着“杀手的本能”去冲击篮筐,而后林书豪也成为了他的首选球员。哈佛大学的教练担心斯坦佛大学因为离林书豪家近的缘故将会为林书豪提供一份奖学金,但是那并没有发生,林书豪选择了哈佛大学。
扩展资料:
林书豪的父亲林继明于17年移居到美国。他在弗吉尼亚州欧道明大学认识了同样来自台湾的吴信信(林书豪的母亲)。之后两人一起到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读书,攻读博士学位。林书豪的祖父林新恳,台湾彰化县北斗镇人,林家祖先于1707年就从中国福建省漳浦县移居到台湾,林新恳是家族中的第七代。
林继明大约5岁时林新恳在台湾中部的家乡逝世,留下妻子与四名子女。林书豪的祖母林朱阿面1929年生于台北,为了子女的教育,她决定带子女们搬到台北,靠做裁缝养家,长子林继宗(林书豪的伯父)中学毕业就到正隆纸业工作,协助家计,林新恳一家中两人毕业于台大,一人是台湾师范大学毕业。
2005-06赛季中,林书豪作为队长带领帕罗奥图高中打出32胜1负的战绩,并在加利福尼亚州校际联盟二级联赛的决赛中以51-47战胜了在美国全国排名较高的美德高中。林书豪入选了加州第一阵容并荣获北加利福尼亚州二级联赛年度最佳球员称号。林书豪在高中四年级可以场均贡献15.1分、7.1助攻、6.3篮板以及5抢断。
参考资料:
有哪些可看的关于NBA的纪录片
林书豪出生于洛杉矶县(Los Angeles County)托伦斯(Torrance), 却成长于旧金山湾区的帕罗奥多的一个基督教家庭中。
他的父亲林继明(Lin Gie-Ming)和母亲吴信信(Shirley Lin)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台湾移居到美国,最先到了弗吉尼亚州,之后搬到了印第安纳州,并且两人都在普渡大学读书。 林书豪的父性祖先来自台湾彰化县北斗镇(林家祖先于1707年从中国福建省漳浦县移居到台湾), 而他的外祖母于20世纪40年代末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移居到南台湾(台湾南部)。 林书豪父母的身高均为1.68米(5英尺6英寸)。 他的外祖母一家的身高很高,他外曾祖父的身高超过1.8米(6英尺)。林书豪有一个哥哥,林书雅(Josh Lin),还有一个弟弟,林书伟(Joseph Lin)。 林继明在当地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教他的儿子们打篮球。 吴信信帮助帕罗奥多建立了一个美国青少年篮球项目(National Junior Basketball program)。为了确信儿子在打篮球的同时不会影响学业,吴信信还经常与教练们做沟通工作。她因为让林书豪打太长时间的篮球而遭到朋友们的指责,但是她允许儿子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求学之路
林书豪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和一张记录自己高中篮球生涯的篮球集锦DVD寄给了所有的常春藤联盟学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以及他梦想的学校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 太平洋十校联盟(Pac-10)的学校希望林书豪成为球队的替补队员(walk-on),而不是积极招募他或者为他提供体育奖学金。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保证林书豪在校队有一席之地,但是常春藤联盟学校不提供体育奖学金。 前NBA篮球运动员、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男子篮球队教练雷克斯·沃尔特斯(Rex Walters)
表示NCAA限制了教练员物色林书豪的机会。“绝大部分学校开始招收那些一开始就凭借自己跑得快、跳得高,可以做出快速、简单的事情去评价的年轻人”,沃尔特斯说。林书豪补充道,“我只是希望其他人理解我的比赛,他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观察我的表现,因为我不想做任何特别耀眼的或者不寻常的运动的事情。”
2005年7月,时任哈佛大学助理教练的比尔·霍顿(Bill Holden)看到了6英尺3英寸(1.91米)的林书豪,身体体格特质符合他的需求,而他高中的GPA分数为4.2分也符合哈佛大学的学术标准。但是霍顿起初对于林书豪的场上能力印象平平,并且告诉林书豪的高中篮球教练皮特·迪彭皮洛克(Peter Diepenbrock),表示林书豪是一个“NCAA联盟(Division III)球员”。那一周的晚些时候,霍顿观察了林书豪更多的对抗比赛,他每一次机会都带着“杀手的本能”去冲击篮筐,而后林书豪也成为了他的首选球员。 哈佛大学的教练担心斯坦佛大学因为离林书豪家近的缘故将会为林书豪提供一份奖学金,但是那并没有发生,林书豪选择了哈佛大学。迪彭皮洛克说道,“我不是坐在这说NCAA一级学校的篮球教练们都是傻瓜,那时候对林书豪的质疑确实合情合理。” 后来就任金州勇士队老板、时任斯坦福大学校内体育部负责人(Booster club)的乔·拉科布(Joe Lacob)将斯坦福大学未录取林书豪的做法形容为“十分愚蠢。那个年轻人就在你眼前。[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就犯大错了。” 曾经为林书豪提供替补队员机会的UCLA助理教练克里·基汀(Kerry Keating)事后说道,林书豪应该很有可能成为UCLA的首发控球后卫。
哈佛大学
一位哈佛大学的教练记得在林书豪的一年级赛季里“是球队中身体最弱的一个”,但是到了二年级赛季的时候(2007—2008赛季),林书豪场均可以得到12.6分并入选了长春藤联盟第二阵容(All-Ivy League Second Team)。 到了他大三年级的2008—2009赛季,他成为美国大学联盟锦标赛(NCAA)第一级别联赛(Division I)中唯一一位在得分(17.8),篮板球(5.5),助攻(4.3),抢断(2.4),盖帽(0.6),投篮命中率(.502),罚球命中率(.744),三分球命中率(.400)均排名联盟前10位的男子篮球球员, 并且全票入选了常春藤联盟的第一阵容。在一场82-70战胜排名第17位的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的比赛中,林书豪砍下27分,6个篮板以及8次助攻,而在三天前波士顿学院鹰队(Boston College Eagles)击败了排名第一位的北卡罗来纳大学。 在林书豪大学四年级赛季(2009—2010赛季)中,场均贡献16.4分,4.4个篮板,4.5次助攻,2.4次抢断以及1.1次盖帽,并再一次全票入选了常春藤联盟第一阵容。林书豪成为30位赛季中期约翰·伍登奖(John R. Wooden Award)的候选人之一, 并且入选鲍勃·库西奖(Bob Cousy Award)最终11人候选名单。 他还被邀请参加朴茨茅斯邀请赛(Portsmouth Invitational Tournament)。 ESPN的弗兰·法希纳(Fran Fraschilla)将林书豪列为大学篮球中最全面的12位篮球运动员之一。 在对阵排名第12位的康涅狄格哈士奇(Connecticut Huskies)的比赛中,林书豪得到创生涯纪录的30分并抢到9个篮板,凭借这一战的表现林书豪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比赛结束后,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的康涅狄格教练吉姆·卡洪(Jim Calhoun)谈论到林书豪:“我在这里看过很多支球队,他可以为任何一支球队效力。他很伟大,在球场上他很冷静。他知道该如何打球。”
这个赛季,哈佛大学创造了几项纪录,包括:胜场数(21),非联盟赛程比赛胜场数(11),主场胜场数(11)以及客场胜场数(10)。 在大学篮球生涯结束时,林书豪成为常春藤联盟历史上第一位达到1450分(1483),450个篮板(487),400次助攻(406)以及200次抢断(225)的球员。 林书豪于201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并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位,他在大学期间的平均绩点(grade point erage,简称GPA)为3.1分。
麻烦大家帮个忙:林书豪的成长故事?台湾启示录?,求好心人能将他说的英文句子告诉我,非常感谢!
1、姚明。《挑战者姚明》是一部人物纪录片,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姚明在NBA从“菜鸟”到巨星的全过程。
2、麦迪。麦迪纪录片《我的自白》将由麦迪本人亲述,为所有了解和不了解他的人展现一个完整的自己。
3、乔丹。《迈克尔·乔丹:空中飞人》以独特的视角去看这位体育界最著名的巨星之一。将乔丹令人目眩神迷的场上集锦和他最真实的场下生活交织在一起,《迈克尔·乔丹:空中飞人》生动地呈现了这位篮球偶像的人生。再次感受乔丹在第二个NBA冠军赛中所展现的力量;跟随他作为奥运会梦之队的一员去到波兰、摩纳哥和巴塞罗纳;看他在更衣室里、高尔夫球场上,以及在家里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聆听乔丹的心声;分享他的胜利和最深刻的关切;去了解,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去了解,一个国际巨星是怎样生活的。
4、科比。《科比工作进行时》(Kobe Doin' Work)(又名:巨星科比的一天)是由黑人导演的一部关于洛杉矶湖人队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的一天纪录片。
5、艾弗森。《审判艾弗森》这是一部由斯蒂夫·詹姆斯执导,反映艾弗森1993年一桩刑事案件的纪录片,2010年上映,片长为80分钟。
6、林书豪。《林疯狂(Linsanity:the Movie)》纪录片由华裔导演梁伊丹执导,时长88分钟,记录林书豪从选秀落榜到立足NBA联盟,再到尼克斯掀起“林风暴”的过程。这部纪录片于2013年1月28日在圣丹斯**节上首映,不过当时林书豪因为迟到错过了大部分**情节,直到3月10日才第一次完整的观看了《林疯狂》的纪录片。2013年9月20日,《林疯狂》在洛杉矶首次公映,林书豪及其家人出席了首映礼,到场的还有帕森斯以及林书豪在尼克斯时的主教练德安东尼等人。之后《林疯狂》将在美国11个不同的城市上映,其中休斯敦在10月4日上映。
林书豪的成长经历非常满足好莱坞塑造“美国梦”的元素:
不断的挫折,
旁人的轻视,
逆境中坚守,
悬崖边机会来临,
一鸣惊人,
举世皆知……
曲建/整理
还有比这更疯狂的剧本吗?
林书豪的成长经历太过曲折和,所有的一切,都满足好莱坞塑造“美国梦”的元素:不断的挫折,旁人的轻视,逆境中坚守,悬崖边机会来临,一鸣惊人。
身高1.91米,体重90公斤,林书豪无限接近“我们”。他所在的纽约尼克斯队,本来也只是一支烂队。并且,在林书豪发迹之前,尼克斯队在本赛季已经有了15场的惨败记录。林书豪本身也只是一个“板凳球员”,他之前甚至还有两次被裁员的不光彩记录。
这一切的转折都发生在2月4日,那一天纽约尼克斯在主场面对新泽西篮网,尼克斯队的主力受伤,让林书豪这个“板凳球员”得到了临时上场的机会。这个在NBA里不起眼的亚裔球员不仅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而且表现出奇好。更夸张的是,他还乘胜追击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洗刷了球队之前7连败的耻辱。如今,林书豪的出色表现已经让尼克斯这支很一般的NBA队伍身价翻倍,也让本来已经面临下课的球队主教练焕发了“第二春”。
没有铺垫,没有预兆,犹如一颗“超新星”爆发:最近的比赛中,林书豪带领尼克斯取得了赛季最长七连胜的佳绩。他的神勇表现,甚至令赞不绝口。在从来不缺少“神奇”的NBA世界里,林书豪上演的现实版“灰姑娘”童话,依然让人有难以相信之感。
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为什么发生在林书豪身上?“林书豪奇迹”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NO.1
为什么会是林书豪
启示: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会是偶然的事情,林书豪的身上必然有许多良好的品质才让他脱颖而出。全球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总结了林书豪的爆发给我们带来的10大启示,1.相信自己,哪怕被放弃;2.抓住机遇;3.和家庭要互相支持;4.找到合适的体系;5.不忽略周围人的能力;6.做第一个自己而不是下一个谁;7.保持谦虚;8.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9.相信命运的眷顾;10.时刻准备着。
在众多粉丝眼中,林书豪是《易经》版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典范,其中隐含的台词是“只要我努力奋斗,我就会成功”的梦想。此外,“内圣外王”的儒家品质也在林书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学习上进,能进哈佛名校,爱好篮球,还能通过刻苦认真的训练,让自己在世界上闪闪发光,善抓机遇,一飞冲天,更为可贵的是他为人谦逊,从不贪功。
林书豪做任何事都会很自信很坚定。他性格果敢,在高中时期,即使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也难以在对抗中压倒他。他不停地看录像带、向大哥求教,加上高中期间只换了两任教练,于是他的技术和上场时间提高之快,让身边的人瞠目结舌。
在2003年美国旧金山地区华人运动会上,林书豪的父亲林杰明担任湾区高中联队的教头,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对阵圣何塞高中联队。圣何塞的中锋身高1.9米左右,让很多孩子望而生畏。内线的统治力和杀伤力之强,是圣何塞进军决赛的头号利器。但他独独没有吓倒湾区教头的二儿子林书豪,决赛场上,林书豪上下翻飞,把自己苦练的一身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到了最后半节比赛,全场球迷起立,一旦林书豪拿球,就有节奏地拼命大喊:“艾弗森!艾弗森!”林书豪越战越勇,最终率队夺取了当年华人运动会的男篮冠军。
林书豪深信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他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是因为他随时都在努力训练。去年夏天林书豪曾经带着弟弟参观东莞篮球学校,刚到的当天晚上,林书豪就带着弟弟到篮球场上加练。后来接受东莞队主教练邀请参加亚洲篮球挑战赛,当时林书豪膝伤未愈,但他依然坚持一天三练。平时参加商业活动,他都会随身带两个篮球,以便随时训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武汉亚锦赛,林书豪也到武汉宣传,以下是他其中一天的日程:8时-11时,武汉大学室内篮球场有球训练;11时-12时,力量房练力量。14时,武汉大学室内篮球场有球训练;晚饭之前,继续去酒店的力量房;吃了晚饭之后,如果时间充足,继续练力量……
林书豪和正在美国高中联赛打球的弟弟说过:“这世界上有太多天赋出众却懒散的人,感谢他们吧,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没什么天赋的人以机会,因为我们会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林书豪一直保持谦逊。被裁时,他一直传递友善,感谢老东家给过他一次珍贵的面试机会。如今大红大紫,他依然保持谦卑,拒绝向那些对他冷言冷语的家伙们恶言相向。
在七连胜之后和黄蜂队的比赛中,林书豪并没有带领球队获得胜利,在赛后面对媒体时他说:“这场球我的表现不够理想,控球不够谨慎,所以身为球队最主要控球者却出现9次失误,球队不可能赢球,总的来说,这场球我没控好球,所以输球的责任在我。”林书豪的表现得到了对手的认可,黄蜂队队员瓦斯奎斯评价林书豪:“他真的很棒,我欣赏他的,但更让我钦佩的是,他一直非常谦逊,所以他理应拥有现在的一切,因为他一直没有迷失自我。”
NO.2
父母给他什么影响
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林书豪的父母让孩子去做自己擅长的、想干的事情,尊重支持孩子的梦想,不功利不武断,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林书豪祖籍浙江省平湖市,祖辈移居台湾彰化,父亲林杰明和母亲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林书豪的家庭具有篮球基因,身为计算机工程师的父亲林杰明是一个NBA拥趸。5岁时,林书豪就开始接触篮球了。他被带到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参加儿童篮球联赛。不过,他并非与篮球一见钟情。“那个赛季,他有一半比赛是站在球场中央吮吸大拇指。”比他年长四岁的哥哥约什·林如此回忆。
后来,母亲不再去看他打球了。林书豪恳请母亲重新回到场边。她承诺儿子只要改变态度,就会去助阵。“他当即就表态"我会拼命,努力去得分"。”约什透露,母亲真的去了,而弟弟也砍下儿童比赛规则下所能得到的最高分。
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随时可能中断。第一个障碍是林书豪的妈妈,她在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一直坚持传统的台湾教育理念,敦促林书豪勤加练习钢琴,以后成为一个医生。幸好林爸爸坚持让林书豪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完全没有想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如果那个时候他说自己不喜欢这个运动,那么我不会强迫他做这些事情。”
虽然只有1.67米的身高,但林杰明疯狂地热爱篮球。林杰明用各种方法培养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并制定了严格的家庭训练制度。林杰明确信:成功来自于扎实的基础,从这个年纪开始苦练,这些技术将在他们的肌肉之中根深蒂固。
林书豪家庭的做法和我们很多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灌输他们很多知识和技能,甚至有时只是家长自己的梦想。好在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疯狂地热爱,并且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后,他做到了风雨无阻的坚持。
高中时,虽然拥有美国国籍,但歧视和嘲讽一直在学校里伴随着林书豪。面对受委屈的儿子,父亲林杰明告诉他:“即便有些人对你品头论足,你也必须保持冷静,绝对不能因此动怒。只要你赢下比赛,人们自然会尊重你。”林书豪果然做到了。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卑便油然而生,这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同时也是成长的拐点。面对并战胜挫折的过程,也是打造孩子人格、个性的过程。林杰明对儿子说的话颇有深意,首先是要保持冷静,别让别人的言谈激怒自己;其次,反击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的表现。有些家长总是为孩子提供各种物质的保障,当孩子遇到辱骂恨不得自己“出头”,却错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机会。
在开始的时候,林书豪急切地想证明自己,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花在篮球上。但在他的第一个赛季,林书豪平均出场时间只有18分钟,场均4.8分,表现一般。
林杰明教育儿子:“不要急于求成,你首先是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是你首要的职责。”“欲速则不达”,此时,林书豪才体会到这句中国成语的深刻意义。他开始合理分配学习与训练时间,该学习时,一定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学习累了再到篮球场上挥汗如雨,这样学习与打球二者相得益彰。不仅如此,他还当上了哈佛大学校报的编辑。第二个赛季出场时间飙升到31分钟,场均得分也达到12.6分。第四个赛季,林书豪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得分、助攻和抢断都排球队第一。
如今,林书豪征服了美国篮坛。那些曾经对他冷嘲热讽的人也成了他的拥趸,他终于用成绩赢回尊严。虽然在篮球的殿堂里几经波折,但父亲教给他的人生信条始终支撑着他。
NO.3
有着怎样的成长空间
启示:无功利的训练与教育造就更多的成长空间;而一名哈佛毕业的NBA球员的成功,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学业”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林书豪是标准的美国“制造”。只不过,“原材料”却来自中国。同样的黑头发、黄皮肤,身高也不算太高。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却能够成为今天的英雄,这又是为什么?
刻苦训练并用正确的方式打球,是林书豪的特殊性所在。他有着黄种人的身体,但他从小生长在美国,他的意识、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在美国的篮球文化中熏陶而成的。从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与自己的队友进行沟通,这不仅让他可以更快地赢得队友的信任,更让作为控球后卫的他,能更好地把队友串联在一起。
“林书豪基本技术非常好,这得益于从小的严格训练。”教练对林书豪如此评价。林书豪的动作非常规范,技术功底非常扎实。在美国的体育体制下,没有太多功利色彩,也让林书豪可以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刨去林书豪自身的努力以及家庭影响,环境熏陶对他也十分重要。在美国,运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一种兴趣,而在接触各种运动项目之前,他们必须要按部就班地首先完成相应的学校教育,然后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特点决定是否走上运动员的事业之路。对于美国的运动员而言,他们的“学业”与“事业”一直是紧密相连的。
从文化理念上说,林书豪的生活很简单,思想也很简单,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也是发自内心的,也可以说是从小他在这种文化中熏陶中慢慢养成的思维理念和文化习惯,这些东西是他真正练到这种水平的根基。所以对于篮球的热爱,要从小时候的文化理念和环境熏陶来打造。
希望在林书豪这个一夜成名的“童话”背后,能有更多的人会作出改变。我们期待着中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林书豪”。